首页 > K1

【做人三境界】下载_2011-1_西苑出版社一_常晓玲

《做人三境界》【做人三境界】下载_2011-1_西苑出版社一_常晓玲

《做人三境界》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一
作者:常晓玲
页数:290


《做人三境界》前言[E]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 的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 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 百 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本书以舍得、宽心、感恩来论述人生的三境界。“舍得”二字,有着 深刻的含义:有舍有得,有得有舍;舍了才得,得了要舍;小舍小得,大 舍大得。“舍”与“得”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就如水与火、天与 地一样,相应相生,相辅相成。 舍得,得舍,何得?何舍?在人生的每个路口,都会面临不同的选 择,在选择时,必须得有所取舍,而如何取舍,就成为人们面临的一个抉 择。世间万物,大千世界,任何事物都有着相互对立面。舍弃与得到之间 的利弊用什么衡量?没有永恒的标准。我们只能在舍得之间痛并快乐着, 从“舍”与“得”的选择和尺度中把握人生的钥匙,开启成功的大门。 学会了舍得,也要懂得宽心。宽心待人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宽 心之人,得学会容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时,难免会有不和谐之处,若是 对此耿耿于怀,就会郁积在心,使自己闷闷不乐,那么何来宽心?又怎么 能宽心呢? 对于外界环境,懂得宽心之人不仅知道转换环境,而且知道转心,能 够做到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来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从而调整自己在环境中 的位置。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一种超然的境界。 懂得如何宽心是一种大智慧,拥有这一智慧的人知道在改变不了环境 的时候,让自己适应环境;当改变不了事实的时候,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从内心换个角度来面对事实。当你拥有了宽心的智慧,就可以超越现实, 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林林总总。 感恩,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源远流长。一首《感恩的心》唱响大江 南北。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恩,使那些曾经帮 助过你的人感到欣慰。感恩别人的每一次帮助,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恩 惠。用感恩的心触摸幸福,感谢每一个与自己相遇的人,感谢别人的尊 重,感谢那些默默付出的人,感谢每一次机会的到来,以感恩的心来爱这 个世界。 舍得、宽心、感恩,当真正做到了这三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 人生的高境界,获得一个快乐、轻松的人生。

《做人三境界》内容概要[E]

本书以舍得、宽心、感恩来论述人生的三境界。“舍得”二字,有着深刻的含义:有舍有得,有得有舍;舍了才得,得了要舍;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与“得”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就如水与火、天与地一样,相应相生,相辅相成。

《做人三境界》书籍目录[E]

舍得 第一章 人生取舍有舍有得
人生取舍的智慧
舍得的逻辑关系
选择造就人生
正确看待得与失
有舍才有得
每一次有意义的选择
舍弃过去,把握现在 第二章 有舍有得智慧人生
以舍为得
学会舍得
舍弃是另一种得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生在世,何惧放弃
有舍有得,获取平衡生活
不以“得”喜,不以“失”忧 第三章 天下人事必做于细
“舍”身外之物,“得”生命之趣
舍去名利,获得生命的轻松
不要让欲望蔓延
舍去琐事,得心灵解脱
做金钱的主人
……宽心感恩

《做人三境界》章节摘录[E]

第一章 人生取舍有舍有得 “舍得”一词,精辟的诠释了人生的智慧,在生命的旅途上, 会遇到很多关于取舍的问题,如何取舍、怎样取舍?正确的做到 取舍,获得自身的宁静,进入人生的高境界。 人生取舍的智慧 舍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懂得舍弃的人往往会有大收获。 人世间,人们往往面临着多种选择,取舍往往乱人心扉,令人难以抉 择。早在两千年前,孟子就说过这样的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这正是从取舍的角度,阐释了“有 舍才能有得”的道理。 从古至今,无数留名青史的人,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 字的把握和体悟。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 域之路,得到了天下的太平与后世的无限赞美;英台舍弃了世间的一切繁 华,化作一只蝴蝶,却得到了海枯石烂和天长地久的爱情;李白舍弃了富 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越王勾 践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舍弃了君王一时的尊严,忍辱苟活,卧薪尝胆, 经过十年的反思、十年的历练,他又重新夺回了天下;东晋的陶渊明,毅 然舍弃了当时世人竞相追逐的功名利禄,回到了山间,过上了“晨兴理荒 秽,戴月荷锄归”的隐士生活,才获得了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的悠闲;司马迁舍弃了尊严,没有选择体面地死去,在牢中怀着更为 强烈的忧愤之情写成了《史记》,完成了一部任何历史书籍都不能与之相 比的恢宏史诗;钱学森舍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克服重重阻挡,毅然回 国,为新中国的“两弹一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得到了国人的高度 赞颂;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捷克和波兰两国时,面对犹太人死难者 的纪念碑,他放弃了总理的身份,双膝跪下,虔诚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 罪,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 聪明人懂得如何舍弃,能够正确做到舍弃的人会受益颇深。 有一个人外出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次,他经过险峻的悬 崖,一不小心,竟然往深谷里掉去。眼看生命危在旦夕,这个人双手在空 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但是人却悬荡在 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 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他如同见到救星一般,立刻请求佛陀说:“佛陀, 求您发发慈悲,救救我吧!” 佛陀慈祥地说:“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 上来。”那个人忙说:“佛陀,到了这种地步,我怎么敢不听您的话呢? 随 便您说什么,我全都听您的。”这时佛陀说:“好吧!既然这样,.请你 把攀 住树枝的手放下!”那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里去 , 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能保得住性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 到他执迷不悟,只好离他而去。 人在一生中最舍不得的就是这个“我”字,这也是人生最大的障碍。 谁要是敢舍得“我”,就像这个人松开抓住树枝的手,那么他就真的能大 得。大舍才能大得,越是不怕死,就越是能够活得精彩。当你做到了一般 人都不敢的“大舍”之举后,你就能感悟到生命的本质,看透幻象与真 相,从而获得心灵的大自由,精神的大解放,得到生活的大乐趣。 舍得的逻辑关系 在“舍”与“得”之间有着严谨的逻辑关系,那就是:“舍”是因, “得”是果。舍不得付出,就不可能有所收获;要想有所收成,就必须得 事先播种。不付出、不奉献、不愿意“舍”,却去乞求“得”,那是投机 取 巧。是不劳而获。而任何方式的投机取巧和不劳而获,最终都是要受到道 德、良心甚至法律的惩罚的。 在奥运赛场,人们常惊羡那些为国争光的健儿们,感慨他们让五星红 旗一次次地升起,让《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地响彻异国他乡的万丈豪 情。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奥运健儿冬练三 九,夏练三伏,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同时,国家为培养出 一个冠军运动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的付出也是非常巨大 的。可以这样说,一个奥运冠军的产生,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实力、科学的 训练方法和艰苦的训练等大量的付出之上。如果舍不得这些,而让运动员 依靠投机取巧的方法来提高运动成绩,那么,其结果只能是一无所得,并 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得”建立在“舍”的基础之上,但“得”的获取还与多种因素有 关,有“舍”并不一定有“得”,而不“舍”则一定不会有“得”。如参 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曾进行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所在国家或地区亦曾 为他们花费过不少钱,都有所“舍”,但赛场上奖牌只有三枚,冠军只有 一个,绝大多数人与奥运冠军甚至与奖牌无缘。 P2-4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