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K1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下载_2010-4_石油工业_王兴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下载_2010-4_石油工业_王兴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石油工业
作者:王兴
页数:255
字数:269000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前言[E]

一提到博弈,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围棋、象棋,乃至各种各样的彩票游戏,在你来我往的对弈和较量中,总有胜者也总有败者。然而,博弈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谁胜谁败,更重要的是如何取胜,以及导致落败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博弈的一点皮毛:博弈是一个过程以及由这个过程直接导致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一个最终的结果。
“田忌赛马”是我们都熟知的故事:每次只能用一匹马比赛,而齐王上、中、下三个等次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输一次就要付黄金千两,如果按照常规方法,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那这个比赛就不用比了,田忌直接拿三千两黄金出来就结束了。田忌当然不愿意白白输掉三千两黄金,甚至他还想有所收获,使用常规办法显然是办不到的,这就需要打破常规,想个办法出来——用策略帮助自己在比赛的劣势中取胜。于是,田忌的谋士孙膑想了个好办法: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自己的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田忌的下等马当然会输,但是上等马和中等马都赢了。因而田忌不仅没有输掉三千两黄金,相反还赢了一千两黄金。
从这个古老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竞赛或斗争中,策略是很重要的。采用的策略适当,就有可能在看似一定会失败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结果。孙膑助田忌赢得比赛的这个策略对田忌来说是最佳策略,而他们较量的整个过程就是博弈的一种体现。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内容概要[E]

本书共分三篇,主要介绍了博弈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博弈在生活、营销、投资、管理、谈判、处世、人际、职场、爱情、生存等方面给予人们的指导,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向人们展示经验教训,从而使人们能够感悟到生存的智慧和方略。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书籍目录[E]

上篇 博弈论的真实面目 第一章 什么是博弈?从“囚徒困境”说起 第二章 纳什均衡:最理想的博弈 第三章 智猪博弈:“不劳而获”的免费午餐 第四章 信息博弈: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第五章 公共知识和打破均衡 第六章 鱼和熊掌该如何选择中篇 博弈的运用 第七章 营销博弈:买的没有卖的精 第八章 投资博弈:让财富不断增值的把戏 第九章 管理博弈:多用“阳谋”,少用“阴谋” 第十章 谈判中的博弈:让对方觉得自己赢了下篇 身边的博弈 第十一章 处世博弈:方与圆、进与退 第十二章 人际交往博弈:互惠互利的合作 第十三章 职场博弈:把自己卖个高价 第十四章 博爱博弈:爱情人还是爱自己 第十五章 生存博弈:隐藏自己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章节摘录[E]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很多儿童都熟知的古代故事。那为什么和尚越多,反而越没有水吃了呢?原因就在于三个和尚陷入了囚徒困境,都是从自己最大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就是“非合作性博弈”的典型模式。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门瑟·奥尔森教授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无疑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奥尔森的最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研究集体行动问题的执著。他的代表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就是这方面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在《集体行动的逻辑》出版以前,社会科学家往往想当然地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譬如,住在同一栋楼里的邻居会提供公共楼道的照明,同一社区的人们会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持同一公司股票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该股票的价格,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售卖伪劣产品的商家作斗争,同一国家的的国民会支持本国货币的坚挺,全世界无产者会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家的剥削,等等。
但是,奥尔森通过研究发现,这个貌似合理的假设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产生。相反地,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产生极其有害的结果。
因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而这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采取的就是搭便车的行为。例如,“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进了宫廷乐队。虽然他实际上没有参加乐队合奏这样一个“集体行动”,但表演时毫不费力的装模作样仍然使他得以分享“国王奖赏”这个集体行动的成果。
也就是说,当集体人数较少时,集体行动比较容易产生。然而,随着集体人数的增大,产生集体行动就越来越困难。因为在人数众多的大集体内,要通过协商解决如何分担集体行动的成本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人数越多,人均收益就相应减少,搭便车的动机便越强烈,搭便车的行为也越难被发现。
寺庙是佛教徒的公产,是生活在其中的和尚们的共有财产。当只有一个和尚时,自然不存在产权不清、交易成本等问题,而且从自身的需要出发,自己挑水吃是必然的举动。另外,他的全部劳动成果——“水”的享用者或占有者也只有他自己。他可随心所欲地支配和消费水,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其生产性行为和消费性活动具有完全的排他性。
当有两个和尚的时候,假定他们都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付出越少越好,而收获则多多益善,那么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愿看到别人“搭”自己努力的“便车”,坐享其成,同时又都在想方设法搭别人的便车。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解决吃水问题,他们就必然会在轮流挑水、水的消费量,以及在协议执行和违约制裁等问题上讨价还价,并最终达成协议。显而易见,在达成协议、监督其执行和对违约者进行制裁的过程中,是要花费一定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经济学家的所谓交易成本的一种。而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和尚的生产性行为和消费性活动的排他性受到了限制。同时,交易成本可能相对巨大,在工具的限制下(这一点十分重要),他们两人就很可能去寻求其他更为简便和经济的合作方案——两人用扁担抬水。
当有三个和尚时,问题就发生了大的变化。由于工具的特点——扁担和木桶——所决定的,或一个人挑水或两人抬水,在每一次“生产活动”中必然会出现搭便车者。而考虑到他们三人又都是趋利避害的人,其最终不欢而散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三个和尚陷入“囚徒困境”的必然结局。
当处于困境时,各方都不知道别人的选择,因而只能猜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作出选择;他们与困境之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关系,即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左右局势,只能在困境的局势下想办法尽可能让自己的损失最小,获益最大。
一旦陷入“囚徒困境”,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独善其身,即使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也很难达成合作。
那么,三个和尚就真的只能坐等渴死吗?当然不是,只要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就能够确保每个人都有水喝。
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方案一:三人各自在三天内轮流值日挑水,或轮流每两人每天值班抬水。这样,至少在理论上三个和尚是不吃亏的。但事实上,依然不能杜绝搭便车的现象。比如,某些随机事件(如天气变化和疾病染身等)和客观事实(如每人的身体条件上的差异及消费品的不同,以及道路状况等)都可能导致他们之间的合作破裂。
要使这个方案行之有效,还须确立一系列处理随机事件的附加条款,如某人生病时他人的替代及在雨天或雪天挑水的补偿,等等。同时,还要有惩罚机制,比如有人偷懒时,就要加以惩罚。另外,为了防止规则或协议被破坏,必要的监督也是不可少的。
方案二:三个和尚通过协商招聘一名方丈。由于这名方丈是三个人都认可的,那么就可以让方丈来指派谁,以及用什么方式运水。因为方丈和和尚之间的上下级地位差异可确保安排可以迅速达到效果,尽管这种安排不一定完全公平。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编辑推荐[E]

《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解读包罗万象的社会博弈 做一个左右逢源的能人。
博弈论感悟:所谓世事如棋,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如同棋手,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在于这每一步走得是不是正确、精彩。无论是在商场、官场,还是在事业、爱情等这些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中,人们都会遇到许多不同的冲突和竞争,要想有所作为,策略性的思考能够帮助人们以理性的分析和筹划,预测对方的反应并选择应该采取的合理行动,以取得优势,创造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