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刚刚好》
《赢在刚刚好》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印刷工业
作者:孙恩棣//王海斌
页数:192
《赢在刚刚好》前言[E]
我们都知道,火箭起飞前,是绑定在基架上的,点火后,火箭会以极快的速度直冲云霄。我们还知道,火箭一旦呼啸而起后,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回不来了。
跨越时空,N万万光年的路程,不管多么艰险、多么漫长、多么复杂,燃烧完自己躯体的火箭终于把卫星送上了太。空轨道——它成功了!
火箭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坚硬的外壳?充足的燃料?良好的性能?优质的电路?这些虽然都很重要,但却都不是最终的决定性条件。
某火箭专家在“神七”顺利完成任务后,精辟地总结了火箭成功的秘密一总是要把火箭的方向控制在最好的“度”。
石破天惊!
总是要把火箭的方向控制在最好的“度”——这就是火箭成功的最终秘密!
我们将它简称为:“度”决定成功!
是啊,火箭从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就没有回头的路,就没有推倒重来的可能,成与败都必须选择。
这像极了说话和办事儿: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办下的事儿,如放出去的箭。这些,如同火箭升天一样,都无法再推倒重来。
与说话办事相比,火箭的价值不知要大多少倍。正因为其重要,它才必须成功,它不能不成功!然而,细心的我们,终于在这一桩“必须的成功”背后,发现了它的根本秘密。
那么,我们,作为个体的人,我们想“必须成功”吗?我们想“不能不成功”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无数年轻人一方面努力打拼,另一方面备感迷茫与困惑;有无数中年人自觉时日可数,而精力依然充沛,想大干一番,却不知如何下手。
今天,艳阳高照;今天,风和日丽;今天,“火箭”给我们送来了隐匿在人类、太空、宇宙背后几千年的神秘定理:“度”决定成功。
度,即取向。偏上偏下一点,未尝不可,但是仅一丝一毫的偏差,结果就会迥然不同。为了取得最大的成功、绝对的成功,就要把“度”掌握到最合理!这给了我们充分的理由去探究:“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通读此稿,情绪如六月的骄阳,骤然升温,我发现,《赢在刚刚好》就是这样一部众所苦苦寻觅、众里寻他干百“度”的伟大作品。
它力图破译“度”的密码,并将其充分延展、运用到说话办事的方略之中:开口的度、闭口的度、耿直的度、谈话的度、低调的度、赞美的度、含蓄的度、模糊的度、说服的度、谋略的度、沟通的度、送礼的度。
它力图解读“度”的密码,并将决定人类事业与生活品质的“度”细分为十二个不等式:礼貌不等于得体、沉默不等于拒绝、心直不等于口快、交谈不等于喋喋不休、谦虚不等于沉默、奉承不等于阿谀、说完不等于说对、模糊不等于糊涂、说服不等于制伏、心机不等于诈伪、聊天不等于八卦、礼物不等于贿赂。
它力图传递“度”的密码,并将其手把手地教给我们所有的读者:冲动是魔鬼,永远不要脱口而出;成功者往往会轻松驾驭针对各色人等的称呼,做到游刃有余;聪明的人,在脑海里一定装着无数个称谓,即便对同一个人,也有一大把称呼;在经历了长久的低调后,适当时机偶露峥嵘,必然会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等等。
据悉,火箭在运行时,火箭头所指向的角度是很精准的,任何偏差,都将有不可预测的后果,甚至会发生爆炸。科技人员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反复论证并测算火箭腾空而起后的方向问题。这个方向的偏差度一定要控制在精确的范围内,否则,上了天的火箭,我们就再也控制不了了。
说话、办事,亦然。
话说不对,事难办对;事办不对,话难说对。人之一生,由无数对与错组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然而,在对与错之间,却没有赫然的鸿沟,有时候,巨大的成功与巨大的失败之间,往往只差一丝一毫——要么过了,要么不及。即便一丝一毫,已成定局,反正都是失败。全都因为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字:度。
这个叫做“度”的家伙,曾经成就了多少宰相名流,但也让多少才华横溢之人无辜殒身。在官场、在职场、在情场,于邻里之间、于大小聚会、于偶然相逢,无不需要开口说话,既说话,必有相应动作,这个分寸,如何拿捏?把控得好,会一石三鸟,事半功倍,爽翻了天;把控得一般,碌碌无为,平庸无奇,疲惫不堪;把控得差,则遭遇冷眼,无人理会,甚至有牢狱之灾。
最近几年,曾一度流行“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是在引导大众通过控制自己的细节和性格,去追求成功,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样,《赢在刚刚好》这本书也是在倡导来自宇宙的神秘定理:“度”决定成功。
这条真理,尤其适用于那些奋斗的人!适用于那些一直在努力的人!适用于那些想有所成就的人!适用于那些不甘平庸的人!适用于那些想改变现状的人!
他们努力了,争取了,经历了漫长的量变过程,眼看就要质变了,却因“说话过度”、“做事过度”、“思考过度”、“顾虑过度”等超过“度”的做法而前功尽弃——辛辛苦苦好多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同样,这条真理,更适用于那些顺风顺水的人。有一句真理这样说:现在的优势会被未来的趋势所代替。掌权得势的人,更要学习如何把握“度”,因为一旦把握不好,苦苦得到的,就可能会全部失去。
——度,决定事业高度。
——度,决定胜利程度。
——度,决定管理效度。
——度,决定生活美度。
赵英著
2011年5月4日
《赢在刚刚好》内容概要[E]
人生最常见的遗憾有两种:一是力所不及,一是用力过猛。好比烹饪,盐放少了乏味,放多了则难以下咽。说话、办事是一门艺术,讲究的是恰到好处。激情与理智、高调与低调、勇气与忍耐、自重与敬人、拿起与放下、舍与得……力道如何拿捏?这需要一种灵性的通透,更需要后天训练而成。其实,“赢在刚刚好”的核心思想在于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巧不工,重剑无锋。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找到了谈话行事的“尺度”,也就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这个叫做“度”的家伙,曾经成就了多少宰相名流,但也让多少才华横溢之人无辜殒身。在官场、在职场、在情场,于邻里之间、于大小聚会、于偶然相逢,无不需要开口说话,既说话,必有相应动作,这个分寸,如何拿捏?把控得好,会一石三鸟,事半功倍,爽翻了天;把控得一般,碌碌无为,平庸无奇,疲惫不堪;把控得差,则遭遇冷眼,无人理会,甚至有牢狱之灾。最近几年,曾一度流行“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是在引导大众通过控制自己的细节和性格,去追求成功,去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样,《赢在刚刚好》这本书也是在倡导来自宇宙的神秘定理:“度”决定成功。
《赢在刚刚好》由孙恩棣,王海斌担任主编。
《赢在刚刚好》作者简介[E]
知名职业撰稿人,敏感于职场、财经领域的前沿信息,能够洞悉现代阅读的潮流和走势。常常为读者及时奉上前瞻、实用、精练的内容。
王海斌
青年职业规划指导专家,善于人际沟通,长期供职于华社一线,在人际沟通、对外交往、信息传播、职业规划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赢在刚刚好》书籍目录[E]
第一章 开口的“度”——礼貌不等于得体
时代在变,称呼也在变
称呼能折射出重要信息
职场称呼有讲究
入乡随俗
“错认家父”的笑话
讳饰与讳语
不可不懂的传统称谓
第二章 闭口的“度”——沉默不等于拒绝
说“不”的技巧
拒绝的“缓冲垫”
批评后的安抚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婉拒客户的方法
回绝他人的策略
让得寸进尺者趁早死心
第三章 耿直的“度”—一心直不等于口快
真诚先生与谎话先生
“尖刻的指责”退一步就是“真诚的关切”
独霸“话语权”难以说服人
直言直语真伤人
善于为人“打圆场”
第四章 谈话的“度”——交谈不等于喋喋不休
一定要听他把话说完
善于聆听者最受益
与人会面时要保持充分的虔敬
倾听与互动
不要独占话题
传出你“手中的球”
第五章 低调的“度”——谦虚不等于沉默
该表现时,一点都不要客气
人际关系的第一道“坎儿”
废话是人际关系的第一句
先给对方“安全感”,他才可能深入交谈
出门看天色,入门看脸色
可以自夸,但不可以自吹
用学识增加“印象分”
说,还是不说
低调的华丽
别人没有义务去慢慢了解你
第六章 赞美的“度”——奉承不等于阿谀
不要吝于赞美
赞美的话没人不喜欢听
赞美是一种口德
赞美要得体、优雅
拿捏准被赞者的“穴位”
如何赞美初见者
“二手玫瑰”更芬芳
屡试不爽的间接颂扬法
第七章 含蓄的“度”——说完不等于说对
过分正直只会招来无妄之灾
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朋友如水也似酒
当皇帝没有穿衣服的时候
和光同尘,藏器于身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大智若愚
卑让,德之甚,
语言“障眼法”
有选择地叙述自己的过往
莫做“公司革命党”
第八章 模糊的“度”—模糊不等于糊涂
黑白模糊,人心玄妙
春秋笔法,妙在含糊
酒肉朋友就不是真朋友吗
对朋友客套适可而止
对朋友应该一视同仁吗
“身边的朋友”更有现实意义
要比别人高明,但不要告诉他
“算命仙儿”的语言模糊术
语言的模糊艺术
第九章 说服的“度”——说服不等于制伏
低求战略
多说“是”,少说“我”
人与人之间最近的距离是曲线
沉默有时胜于雄辩
未信而谏,圣人不与
六项最聪明的说服技巧
第十章 谋略的“度”——心机不等于诈伪
进入社交的“强势状态”
让对方产生亲近感的技巧
记住尽量多的名字
表达善意是友谊的开始
用“我们”代替“我”
挖掘潜在的贵人
无事也登三宝殿,何必临时抱佛脚
人脉的加乘效应
获得对方好感的说话技巧
第十一章 沟通的“度”——聊天不等于八卦
轻松与“大腕”谈话
如何与“大款”谈话
如何与“大官”谈话
如何与老年人交谈
情侣之间如何交谈
如何分析你的谈话对象
从对方引以为傲之事谈起
做到不卑不亢
拒绝八卦,不做“八婆”
第十二章 送礼的“度”——礼物不等于贿赂
礼物引领你来到贵人面前
礼物是人际润滑剂
礼物是人际间的互惠互动
策划送礼的九个“由头”
改变送礼的方向
赠礼的四个讲究
送礼之前先计划
给比你职位高的人送礼
行为经济学中的送礼艺术
《赢在刚刚好》章节摘录[E]
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常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不同的地域,要根据当地人不同的文化观念、好恶态度去决定选择不同的称呼语。
韩剧中,女生常常喊比自己仅仅大三四岁的男生为“大叔”,而在国内这样称呼会被认为是在“恶搞”,这其实是因语言文化的差异造成。
比如,同样是对女性的称呼,韩语中从“小妹、姐姐”直接过渡到“阿祖妈”(大妈、大婶之意)。而汉语有一个过渡的称谓——“阿姨”,这一称呼令很多从青年渐渐步入中年的女士感到安慰。
韩语的这一规则,把已婚妇女或是看起来有些岁月的面孔一并打入“天牢”,瞬间便告别她们的青春岁月。所以,在韩国,如果遇人不知如何张口,可索性越过雷池,有话直说,躲避因称呼带来的尴尬。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孩子们叫50岁以上的女性为“外婆”,会得到外婆们“乖孩子”的称赞。可若对方是个美国人,结果可能就会不太美妙了,也许她会问:“难道我很老了吗?”要知道,人们都很珍爱自己的青春。
有趣的是,我国南、北方的文化差异也影响着人们之间的称呼。到了北京,似乎天下一家,满街的“大叔、大妈、大哥、大姐”,让人感觉“宾至如归”。而在上海则要相对保持点距离——称对方“先生、师傅”要保险得多。北方似乎更重父权,管老年人叫“爷爷、奶奶”是个讨巧的好招,南方好像母系当家,“阿公、阿婆”声里洋溢着甜蜜温暖的亲情。
“错认家父”的笑话
称呼,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际关系的镜子,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中国人崇尚谦恭,称自己妻子一般有“贱内”、“拙荆”,叫自己的儿子更干脆叫“犬子”。听到别人谦称自己儿子是犬子时,万不可跟着称犬子、小犬之类,定要称其为令郎。
某著名主持人就闹过“错认家父”的笑话,这位主持人在采访某位名人后代时,把对方的父亲称为“家父”,引起了观众的不少议论。
出错率比“家父”高得多,且有点见怪不怪的一个称呼是“夫人”。在古代,这个称呼一般用来尊称诸侯的妻子,后来演用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理论上讲,不可自己拉着自己老婆的手说“这是俺夫人”,因为这如同牵着自己儿子的小手向别人笑说“这是我家公子”一样滑稽。
这种笑话有时候一不留心就从我们的嘴边跑了出来,所以,要做一个稳重的人,说稳重的话,才能不断强化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讳饰与讳语
几千年来,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在中国北方,老人故世了,以“老了”讳饰,老干部故世了,以“见马克思去了”讳饰;生活中,对跛脚老人说“您老腿脚不利索”、对耳聋的人说“您耳背”、对孕妇说“您有喜”、长途汽车停在路边让旅客如厕以“让各位方便一下”来避讳;用餐时需上厕所,一般以去“洗手间”来避讳。总之,在语言交谈中讲究讳饰,也就是“矮子面前莫说矮”,应做到“哪壶不开就别提哪壶”。在社交场合用这些讳饰式的委婉语,不至于大煞风景。
曾经有位外国旅游者在旅华期间自杀了,为了减少话语的刺激性,经再三推敲,最后在死亡报告书上回避了“自杀”两字,而用了“从高处自行坠落”这一委婉语。
在古代,还讲究为尊长或贤者“讳过”和“讳耻”。孔子之作《春秋》中“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就是这个原则。甚至,对尊长或贤者的过失、羞辱的事,取隐讳回避的态度,这也是“讳”,不过这已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有时候,人之所以倒霉,多半是因为自己得罪了别人。得罪了别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在哪儿得罪了人家,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