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
出版时间:2001-8
出版社:北京蓝色畅想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原高教)
作者: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编
页数:286
《大学生就业指导》前言[E]
高等学校毕业生是社会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好高等学校毕业生资源,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政府、学校的重要任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始终与其相配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同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发展多种就业形式,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就业结构,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机制”。这就把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社会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机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在实现了中期目标(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学生,原则上仍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落实毕业生就业方案,逐步推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的前提下,目前已经确立了毕业生就业坚持公开、公正、择优、自愿的原则,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概要[E]
本书是在前第一版、第二版的基础上,其一坚持原教材的系统性,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毕业生发展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成熟发展任务的新要求做出必要的阐述说明和分析解答;其次在保持出版教材的理论性、系统性的同时,强调就业指导课程本身的特点,进一步突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便有效地发挥该课程的教育功能、指导功能和服务功能。为此,不仅在教材相关内容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减,而且对原有的章节结构也作了适当的调整,增加了可读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书籍目录[E]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社会职业与职业理想
第一节 社会职业及其发展新趋势
第二节 职业评价与职业流动
第三节 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 第三章 就业制度与就业环境
第一节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市场
第三节 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第四章 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设计
第一节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第二节 择业观念和原则
第三节 职业生涯的规划 第五章 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
第一节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二节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用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
第四节 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六章 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及心理调试
第一节 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二节 求职择业中讲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第三节 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第四节 大学生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择业 第七章 求职择业的程序与方法
第一节 择业程序
第二节 择业决策
第三节 求职择业的方法 第八章 就业规则与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
第一节 就业规则
第二节 就业协议
第三节 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 第九章 适应社会 走向成功
第一节 角色转换与角色认知
第二节 如何尽快适应社会
第三节 艰苦创业奋斗成材
《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摘录[E]
就业指导的概念,人们通常理解为,是帮助择业者根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的过程。但对这一解释的理解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把它理解为是择业期的选择过程;而广义上是择业的准备过程和选择过程,其中,准备过程更为重要。从就业指导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就业指导产生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对就业指导概念的理解囿于狭义。为美国奠定职业指导理论基础的帕森斯,在20世纪初提出了职业选择是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与职业对人的要求相匹配的命题,而就业指导就是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实现人职匹配的过程。这一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而且从表面上来看,最易于使人把就业指导理解为择业指导的代名词,因此,在实践上,择业指导也就成了职业指导的代名词。基于此,就业指导也就成了“就业安置”或是帮助人们找所谓的好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就业指导的认识不断深化,又由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在观念上认识到,学生选择职业不是毕业时才有的一个临时性的事件,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就业指导就是一个指导学生生计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操作方式上,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在60年代初期,就把就业指导列入了正式的教育教学计划。
当然,从不同学科界定就业指导又有不同的定义。例如前苏联教育学者认为,就业指导是学生个性全面协调发展系统内的基本环节;经济学者认为,它是有计划地对劳动力进行分配与再分配的管理工作;而社会学者则强调就业指导对协调种种社会关系的作用。从不同学科来看,均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和捍卫本学科的利益出发,有其正确的一面,或说明了某一环节,但难免以偏概全。